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佐发疯篇 (第4/7页)
16日,赵光义亲自在长春殿设宴,为赵普饯行,且当场作诗留赠。只见赵普手捧御诗,突然流泪“陛下赐臣诗,当刻于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不知诗里写了什么,让赵普一下想到了生离死别。而赵光义也为之动容。第二天,皇帝心绪依旧难以平静,对近臣们说“赵普于国有大功,朕还是寻常百姓时就和他是朋友。现在他老了,我让他到好地方去平安养老。他感激流泪,我也流泪叹息” 但官场不相信眼泪。赵普被硬生生赶下台,马上就让一有心人看到了机会。胡旦在12月25日,赵普刚刚离京后就上了《河平颂》,内有“逆逊投荒,jianian普屏外”2句。逊:卢多逊、普:赵普。他们一个逆一个jianian,皇帝都赶走,所以皇上圣明!却不料赵光义大怒,26日把这位胡先生赶出京城。连贬官再罚俸,让他彻底尝一下拍马屁拍中马蹄子的滋味。 事实上,在这一次赵普罢相的背后,隐藏着赵光义作为一个平常人来说,最为悲哀的矛盾——他的长子、楚王赵元佐。 就在赵普罢相的当月,赵光义把他儿子们名字一律从“德”字改为“元”而和他哥哥赵匡胤、弟弟赵廷美的儿子彻底区别开(他们都是‘德’字辈)长子楚王赵元佐、次子陈王赵元佑、三子韩王赵元休(即未来的真宗皇帝赵恒)四子冀王赵元隽(其孙即未来的英宗皇帝赵曙)五子益王赵元杰。 就从这时起,大贱人子孙在北宋史上唯我独尊,成了皇位唯一合法血脉。这其中就有赵普的功勋。据说赵光义曾以他哥哥当年惯例询问赵普是否要传位廷美,赵普答“先帝己错,陛下岂容再错”并居中谋划。把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