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后羿射日(下) (第2/5页)
重氢与超重氢进行聚变反应,也就需要当量更大的原子弹,使实现聚变的物理环境维持得更久。问题是,原子弹的当量不可能无限大,即便是加强型原子弹,当量也在二十万吨以内。” “也就是说,限制了氢弹的当量。” 科研人员点了点头,说道:“用传统方法,氢弹的当量最多能做到一亿吨,有史以来当量最大的核试验只有五千万吨。” “那你们是怎么做出这种两亿吨级的核弹头的呢?” “使用密度更高的聚变材料,使处于点火区,也就是温度与压力具备进行聚变反应的区域内的聚变原料增加,从而达到在不延长点火时间的情况下,把爆炸威力提高到两亿吨级的目的。” “这……”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而且是罗晋勇想出来的。”张小刚替科研人员做了后面的解说。“使用的是金属态的氘与氚。通过这个办法,不但能提高爆炸当量,还能把聚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核弹头的质量,使其能够用我们现有的手段达到极高的速度。” “这家伙有多重?” “算上外壳,不到一百公斤。” “这么轻!?” “八十七公斤,正负误差为零点五公斤。”科研人员给出了明确答案。 “此外,罗晋勇想出的这个办法,还有更大的意义。” “什么意义?” “即便使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金属态的氘与氚也只能保存六个月。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冗余计算,超级核弹头的保值期只有三个月。也就是说,生产出来之后,如果没有在三个月内使用,超级核弹头将变成一枚当量为两万吨的原子弹。通过控制金属态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