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_第16章 倒数计时(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倒数计时(上) (第3/6页)

宙飞船在星体内部,也很难用核弹头将其摧毁。

    这个发现,让罗晋勇坚定了小行星将在地球上“软着陆”的想法。

    只是,这个发现也让“勇气行动”项目一分为二,即a方案与b方案。

    因为坚持“撞击假说”,所以美方认为,必须摧毁小行星、以及星体内部的地外文明宇宙飞船,主张研制当量高达二十亿吨的核弹头。当时,美**方提出,首先用两亿吨级核弹头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一条通道,然后让二十亿吨核弹头在小行星中心爆炸,达到同时摧毁小行星与地外文明宇宙飞船的目的。

    这个办法看上去很高明,实际则是自寻死路。

    首先就是,拦截距离必须足够远,不然小行星爆炸后生成的碎片同样会击中地球。因为小行星的质量高达五百亿吨,爆炸后生成质量在一百万吨以上的碎片、并且击中地球的概率非常大。根据模拟计算,如果二十亿吨级核弹头在小行星内部爆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把小行星一分为二,两个部分的质量都在两百亿吨以上,其中一块击中地球的概率不会低于百分之五十。

    要多远才算足够远呢?

    按照最理想的结果:二十亿级核弹头释放出的能量有百分之五十转化为动能,小行星在爆炸后一分为二,且分别加速与减速,改变速度从而改变其到达地球轨道的时间,使得小行星的两部分分别从地球前方与后方经过,而不是撞上地球,拦截距离至少要达到一千五百万公里!

    这是只有在理想情况下才会产生的结果。比如核弹头在爆炸后,肯定无法让百分之五十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即便如此,也大大超过了人类的科技实力。

    别说把上千枚重达二点二吨的两亿吨级核弹头送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通过遥控依次击中小行星的同一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