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40节 (第5/7页)
种子些,所以收挖的五六万斤红薯,不必都运到京城去。 最后出发时,黎池只装船了一万斤。剩余的红薯,给莲花港老农家留下一小部分,一大部分卖给了各地大燕商人。 七月初一,宜出行,诸事皆宜。 离京两年多的黎池一行人,乘着来时的官船,船上装着一万斤红薯、五十斤玉米和三袋棉籽,在西洋商人、大燕商人和羊城百姓的目送中,驶离了番禺港。 八月初二,一艘离京近两年半的官船,驶进京城运河港口,靠了岸。 作者有话说: 关于红薯和土豆的产量,渣作者不是吹牛,不信你们去百度→_→ 第173章 去年商贸司初次开市时,黎海说动了几个村中族人,从王家船行购置了一艘船,南下羊城参与了海贸。 去年是赚了不少钱的,今年的时候,黎海他们依旧装着一船货,南下羊城,参加了第二次海贸互市。 不过黎池一行人离港、北上京城时,黎海他们还留在番禺港,两伙人没能同路。 因黎溏当初已决定多学习三年,再下场科举,到时就参加贞文二十八年的乡试。若成功通过乡试,就参加贞文二十九年的会试和殿试。 如今是贞文二十六年,距黎溏下场考乡试还有近两年的时间,说早也还有些时间,说晚也应该潜心备考了。 黎池可以想象他回京之后,接下去会是何等忙碌的日子。但黎池想着京城到底人杰地灵,比浯阳那个小地方,更易于备考乡试,黎溏又是自己的亲弟弟,就没有将他留下等着黎海,与堂兄一起回浯阳去。而是将黎溏带上船,跟着黎池一起回京城去。 八月初二,日头当顶的中午时分,黎池一行人乘坐的官船,在运河京城口岸靠了岸。 黎池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