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不幸日常_分卷阅读1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7 (第4/4页)

的神仙墓其实是冉闵和其他战死的将士们的衣冠冢,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在香火的引导下,回到后人的身边!”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武悼天王冉闵和他的真伪、冉闵颁布是民族主义还是政斗失败的报复行为,网上有很多的说法。

    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承认,因为冉闵的屠胡举动,让本已经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北方汉族在被正统政权抛弃(衣冠南渡、东晋政权成立)后又重新找回了自尊,最终诞出北方流民军(又叫“乞活军”,由中原一带的汉族流民所组成,领导者则是汉族士大夫和原先西晋的流亡官吏)这股在南北朝历史上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军事政治力量。

    北方流民中的一部分留在北方,逐渐成为北朝的军事主力,渡黄河来到南方,有成为南方政权的中流砥柱。谢玄的淝水之战,主力部队就是北方流民军组成的北府兵,篡夺东晋政权的刘裕,正是流民军的后代。

    这里顺便带点私货。

    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以礼佛皇帝著称,长子是文学史上很有地位的昭明太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是个骁勇善战的人,在萧衍的诸多部将中,最著名的是钟离之战的韦睿,最特殊的是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是寒门出身,身体文弱,不善骑射,据说连拉弓都勉强,本只是陪梁武帝下棋的随从,元颢投奔南梁时,满朝大将没人接这个烫手山芋,已经四十四岁的他第一次被重用,带七千兵马护送元颢回北朝,“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然而,南梁政权拒绝增援,元颢做了皇帝以后也担心陈庆之想夺权,孤军作战的陈庆之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