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入秦 (第4/5页)
们到了吕邑。 吕邑是故吕国,也曾是楚国的吕县。黄歇他们到时,竟然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秦卒竟然和穿着明显是韩国服饰的兵卒,办理移交。 黄歇到了邑令府中,查验了节符,确认邑令确实是秦人。到馆驿安置下来,四出转了转,发现这里居民有着韩装的,有着楚装的,有着秦装的,相互之间聚族而居,互不相混。见邑里突然来了这么些身着楚服的人,那些故楚人主动上来见礼,倍感亲切。黄歇等也一一应答着,相机打听一些当地的情况。原来一个月前,韩国将吕邑转给了秦国。但吕邑的兵卒都是本地子弟,不可能离开,直接转为秦兵。这些士卒过去都着韩服,转为秦兵后,一时换不了装,所以还是身着韩服。眼见得韩国竟然和平地将如此巨大的城邑移交给秦国,不安从黄歇心中一阵阵泛起:看来要与秦议和,价码小不了! 第二天出发后,天时雨时停。吕邑也派出一支十余人的队伍,护送商队连续跨越几道河流,便进入了山地。在入山口的位置,便是一座边境小城析邑。这里曾是秦楚相争的战场,但自从蓝田一战后,这里已经久不见刀兵,邑民也全都是秦人。 将商队送到这里后,吕邑的士兵便返回了。商队休息一夜,由此入山。转入一片谷地,那里是楚的发源地丹淅。没有了秦人的干扰,黄歇带着几个人凭吊了楚王先祖。丹淅之地城邑众多,但由于秦人贬抑商贾,这条道上几乎没有商人通过。邑人看到如此庞大的商队,开始以为是某处盗贼,处处鸣金报警。好在这里是楚国故地,大家还能沟通商量。黄歇说明自己乃是楚公子,并出示了楚王族佩饰后,邑民打开了城门。商队挑选了其中较大的一座居住。虽然这座城邑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