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管邑复兴 (第2/5页)
得为恩。吾等居于圃田,缺衣少食,诸事不便……” 曹包道:“且住。只汝食壮,故觉食少;如小奴者,亦得半饱也。” 郑安平道:“圃田容吾入城,吾等尽得保首级,此活命之大恩,不可忘也。” 犬兄道:“姑念其活吾管民之德,税粮之事,且不与计较!” 郑安平道:“今岁,君上遣田先生助吾等劝农。管丞其勉之。” 曹包道:“自当尽力。虽有农师,焉得其民?” 郑安平道:“吾思管邑虽少精壮,而妇孺非少。一妇一孺当半丁,其可得乎?” 曹包道:“纵可当,奈何得之?” 郑安平道:“管民之食,非赈也,乃粜也。斗五钱粜之,管民或俟异日得偿,或以役代之,一日计十钱。或不得精壮,便以妇孺代之,一日计五钱,或得之矣。” 第二天,犬兄带着一名驿卒复往大梁籴粮。 又过了一天,粟兄派五儿来报信,粟家一子从军未归,而邑中百户,户户丧痛。请允在家数日,以完丧事。 一批批人去到大梁,曹包和小四都到了大梁,关回薪金。除曹包没有亲历战事外,其他人都被信陵君等叫去详细询问战事经过。曹包虽然没有亲历战事,但也被叫去详细了解管民在甫田的经历。信陵君等对他们的表现似乎十分满意,每个人都给了多少不等的赏赐。 每人轮去一趟,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运回来大约三百石。由于是在东鸿里籴粮,大家去了也都住在郑安平的家中,所以剩下的时间,大家就不再轮着去了,只让郑安平和五旺专门跑。城主见有郑安平带队,管邑缺粮也不再是紧急的事务,他也不跑了,只叫自己的儿子驾车运粮,自己留在管邑。又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