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322章 管邑之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管邑之策 (第4/5页)

,庶之奈何?”

    郑安平道:“吾等四人,皆薄有赋田,足资衣食。君上之赋什一,愿以半之,则岁得百石,可以为资,以募民也。民得生养,不过十年,必能繁庶。未得民时,其野可畜牛犊羊羔,猪崽鸡娃。树之以桑麻,植之以桃李,十年树之,亦得小补也。”

    仲岳先生哈哈大笑起来,道:“郑公子真经济之才也,岂独勇士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可得成乎?”

    郑安平道:“必也不负君上之望。”

    仲岳先生道:“公子此来,必有求于君上!”

    郑安平道:“微庶等四人,皆武夫也,难为于政,更无数术、书记之才,愿君上荐之,必谨奉!”

    仲岳先生道:“曹包先生,公子其志之?”

    郑安平想了一下,道:“敢同往麻邑者乎?似与唐叔等近。”

    仲岳先生道:“然也。曹叔、吕氏伯仲皆投君上之门,吕氏,故商也,自当处商贾之处,而曹叔,有武力,善文,与公子旧识,愿以相助。”

    郑安平道:“管邑虽小,实当魏西边之冲,干系非浅,君上必有其余!”

    仲岳先生道:“百夫之邑,小里也。平年岁贡千五百石,可供十人;极俭不过廿人。而况半之。子等四人,连曹叔五人,乃其数也。或人丁庶繁,再行添补。”

    郑安平想了想,道:“微庶有赋田,足资其身。愿再请一人,以微庶之资供之。”

    管伯粟也道:“微庶之资,亦愿捐出,以供一人。”

    仲岳先生制止道:“纵有其资,何处安身?”

    郑安平道:“微庶四人,皆赐宅三五间,若蒙先生不弃,暂以栖身。”

    仲岳先生道:“非是君上生彼此之想。凡事皆有定例,不可违也。公子等五人,年禄薪资,一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