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秦箭 (第1/5页)
信陵君得到秦韩交通,勾联紧密,遂与大梁尉商议,结果是,若不能战,当要求和。而后与晋鄙商议,晋鄙认为,既然和议未定,前线当然以准备打仗为主,不要为和议的消息所动,至失军心。信陵君遂遣大梁尉入朝庙议,而鼓励晋鄙积极寻战。 第二天,大梁尉带着自己的一些家臣离开,从左右营各分派了一百武卒随卫:他们都是梁尉公子从大梁花钱募来的。大梁尉承诺,回到大梁后,他们可以选择重新恢复武卒身份,领取薪金;也可以脱离武卒,大梁尉府保证他们的衣食。不管选哪种,梁尉公子许诺的十钱,都一定会给的。 信陵君则和众门客一起商议进一步行动。大家理了理,分出三类行动:后勤管理,主要包括粮秣的筹集与分配、营房管理、过冬物资的储备,等等,统由仲岳先生负责;情报侦察,包括与军队哨兵的协调,统由郭先生负责;军队管理,包括武卒和民军,统由张辄负责。 仲岳先生希望在十天内,把周围的空房都征用起来,作为军队的营房;至于粮秣补给,除了向周围农民购买外,就是和须贾大夫联系,尽快取得韩国的支援。万一不行,就扩大购粮范围,一直到郑国城下。 郭先生召集了一百多人,分批出发,由近及远,了解周围情况,以十天为期,要把探查的范围扩大到启封内部。诸位门客商议了详细的侦察步骤和人员、时间安排。 张辄的任务说来最复杂,其实最轻松。因为各部都有自己的部队长,他只要把这些部队首长管理好就行。至于具体事项,不仅张辄,门客中间估计都没有几个明白的。 众人还商议了与陈筮见面的问题,信陵君想着晋鄙的叮嘱,这事大梁可以积极,自己不能,否则军心动摇,形势不堪设想。所以大家共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