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请关分例 (第2/5页)
三散,良有以也。然陶地易,虽万人无可守之,非所以固根本,立基业者也。穰侯自封陶以来,每欲扩之,必得坚城以为固。今者以奇兵袭梁,其意乃在梁之边邑煮枣,欲得以大陶。” 郑安平对这些山川地理很不熟悉,问道:“陶与煮枣,距梁多少?” 张禄道:“约三百里。” 郑安平道:“未为远也。” 张禄道:“魏地狭,距韩都郑不过百里,距楚都陈亦只二百里。北距赵都邯郸五百里。距陶三百里,其亦远乎!” 郑安平道:“秦与梁,其路有几?” 张禄道:“大梁至秦边关函谷,不啻千里,从函谷至于咸阳,又五百里。” 郑安平道:“何秦之大,而魏之小也。” 张禄道:“秦虽大,土方苦寒,地薄民贫,所在荒野。魏虽小,河渠四布,旷野千里,物丰而民庶。各有短长也。” 郑安平道:“魏与秦一边邑,穰侯得之以大陶,秦兵遂退。” 张禄道:“所言无大差。惟所予之邑,非煮枣,实温也。” 郑安平道:“盖以大陶,何邑并无差也。” 张禄道:“非也。得煮枣则以大陶,得温则以大南阳。” 郑安平道:“南阳何谓也?” 张禄道:“南阳本周畿,以王子带之乱,晋勤王有功,乃赐晋也。三家分晋,各得其地,交错其间,盖无分野。昔者,秦与魏屡战于轵。前者,秦在启封与魏和,得魏南阳八城,皆边邑小城也。复入魏境,再得温,南阳大城也。是故秦据南阳八边城,一巨邑,得其半也。南阳事多矣!” 郑安平道:“盖闻南阳,地薄而民贫,何屡战于此?” 张禄道:“是亦有所因也。三晋本据山西,因戎狄之乱,迁于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