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司徒遂人 (第1/5页)
郑安平不愿再触碰小奴心中的伤痛,不再继续这一话题。于是问小奴道:“卿其知管邑无人耕种,其因为何?” 小奴道:“管邑重商,已历三代,邑人不谙耕种,但知籴粮。” 轻松的一句话,让郑安平茅塞顿开,邑内就没几个人懂得种粮了,怎么劝农也是没用的!他对小奴深深一礼,道:“承卿指教,诸惑解矣!”小奴不知什么意思,只得回礼,边称“岂敢”。 郑安平迫不及待地出了门,赶紧去找粟兄、曹包等商量,如果邑内有人愿种田,但缺乏技术,应该可以帮助。 粟兄对这种行政工作没有感觉,他让郑安平找曹包。郑安平把在河对岸溜马的曹包叫过河来,和他商量此事。 曹包道:”授时劝农,天子之职也。或当为之。惟吾管邑僻远,未能得也。今岁或将得之。“ 郑安平道:”先生亦颇知劝农之道乎?“ 曹包道:”吾久居草莽,久不耕种,亦不居于庙堂,安能知之。“ 郑安平道:”授时劝农,乃天子之职,非君上莫能知也。愿先生禀于君上,或得其助。“ 曹包道:”粟兄取其家室,当归大梁。面呈君上,或得两便。“ 粟兄道:”还需先生相助。吾其投书,尚称其职,若召对,则非所能也。“ 曹包道:”不求有他,但授时时,勿遗管邑可也。吾书一书,管尉投之。然问对,恐不能免。“ 几人商量一番,大致把办事的内容和流程捋了捋,决定明天就办。 曹包回城后,立即书写了一个书牍,缚好交给粟兄。粟兄收藏妥当,通知五儿和两名驿卒,明天随自己回大梁公干。又到车行,佣了车,明天起行。自从管城粟谷收获后,车行和管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