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两府较量 (第4/5页)
一脸不解,问道:“四兄不顾军机,强要归国,不亦愚乎!何父相赞哉?” 侯嬴道:“四兄可为汝解惑。” 陈四谦道:“小子何能,直心偶然为之,实不知其妙窍也。” 侯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解释道:“汝等以为芒府与公子府所争者何?” 一人回答道:“梁尉府数千武卒。惟此武卒缺粮少将,无能为也。” 侯嬴道:“所言不虚。数千武卒,二府所争也;其所藉者,惟在粮秣、军械、良将也。此三者,芒府何有哉?况梁尉公子者,大梁尉独子也。梁尉公子往依大梁尉,人之情也。于情于理,梁尉公子及所部武卒必归信陵君,而芒氏不能遏抑也。而箫先生一往,芒府即于武卒中得一提环,旦夕整顿齐备,芒氏得上下其手也。四兄之策,诚高远矣!” 座中一人不满道:“如此,四兄助芒府乎,助君上欤?” 侯嬴道:“明助芒府,暗助公子。何以言之?芒府、公子两不相能,而联络不绝,互为依恃,上利社稷,下利庶民,中得王心,实魏家宗庙之幸也。若无箫先生居中调理,武卒一归公子,芒府再无凭恃,必多方设防,百策应对,秦反在其次也。” 一人不满道:“父言何其不明。兄弟相争,外人得利,此人所共知也。岂有将军与信陵君争,反有其利乎?” 侯嬴道:“兄弟不和,赖父母嫂媳周旋其间,方能共居于檐下。如父母不亲,嫂媳亦仇,兄弟其可共生乎?箫先生正身负二家和合之任,故四兄所为甚当矣。” 见众人还是一脸茫然,侯嬴道:“四兄其自言之,为何留箫间于囿中?” 陈四道:“吾但见梁尉公子、囿中守及君上门下,同心一意,定要归于君上,而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