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49章 交易三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交易三城 (第2/5页)

不是新锐的燕、赵联军的对手,被迫后撤。但到林城时,盟军韩军突然翻脸,魏冉陷入三面受敌的窘境。为了迫使赵退兵,白起领兵攻打赵国,连下蔺、离石两城。同时,秦遣使求和,将所得齐地全部献出。软硬兼施,才换得燕赵两家罢兵;而罢兵的条件之一是,主帅魏冉不能回国。于是,秦罢免了魏冉的秦相之职,让他到赵国。虽然赵国并没有为难他,还拜他为相,但魏冉深以为耻!

    为了救回魏冉,白起第二年攻下兹氏,第三年攻下祁。秦王不失时机地向赵求和,发起渑池会,这才换得魏冉回国,并立即恢复了相位。

    所以当年攻取太原三城时,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并非一切就绪,正常地攻城略地。当时攻下的六城,只留下三座;主持攻城的白起,因为战斗中损失巨大,也没有因此获得任何战功,只有一些低级军官或士卒因为斩首立了点小功。

    整整十年,这三座城像一根刺扎在魏冉心里。而要让出这三座城,又一次挑动了那根已经沉寂了的刺。

    魏冉不断提醒自己,不可被情绪所扰。他坐在席上,微闭双眼,呼吸吐纳。

    情况并不紧急。从甘泉宫出来后,这事就仿佛过去了。陶邑的官员被要求在咸阳停留几天,等待商议的结果,并评议功劳。这几天的朝议中,只讨论了陶邑告成后的功业,众臣多数认为还不足以晋升左庶长,所以灶还只能以客卿的身份领陶守。交换城邑的事儿,只在君侯一级的官员中小范围传达,连左更和中更都未与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拿不定主意。经过几天思考,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让公子郚亲自到咸阳说这事,再相机行事。按理说,这事应该过去了,但魏冉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