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15章 赵国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赵国之变 (第4/5页)

道:“太子所问,实兵之要也。凡伐人之国者,愈入则愈绌。何者,分兵守地,各掠财物,而后援不继也。秦之攻鄢,决河以灌之,恐吾楚之心,军无斗志。再战于郢,楚军未及敌而散,实楚未经之奇耻也!夫有楚而败,未尝不cao戈披甲,错毂接兵,矢交坠兮士争先,虽霾轮絷马,犹援枹而鸣鼓。未闻不见军而溃者!复于郢下而遭是败,殆天耶?”

    太子道:“今秦之入郢也,其势盛于前;楚失于郢,其势弱于前。奈何昔者虽一秦而不胜,而今虽秦韩而父曰不足虑也?”

    黄歇道:“试与太子道其曲折。王十八年,欲报先王客死之恨,乃与诸侯合纵。十九年,纵未合而秦伐我,军遂败,乃割上庸、汉北。二十年,秦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拔我郢。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王乃复于二十三年,收军十五万以拒秦。由是观之,昔秦之入郢也,乘楚所不备也。而今所谓不足虑者,盖有备也。”

    太子道:“王既欲伐秦,奈何不备?”

    黄歇道:“郢地屡战,虽或胜或败,而精锐尽失,所遗皆老弱。其精锐者乃在东江淮、吴越之地。时王欲起东兵,出三川以伐秦,而郢遂虚,为秦所乘。”

    太子道:“今欲复旧郢,归故都,奈何?”

    黄歇道:“以臣之见,去郢而入陈,实龙入大海,虎入山林,五千里江山任吾纵横。若善而营之,虽天下不足取也,而况一郢乎?”

    太子没想到黄歇竟是如此见地,便道:“如父所言,诚仆心所愿也。”

    黄歇道:“江山社稷,所贵者人。王定十年生养之策,成败乃在于太子。太子若于秦也,得十年无攻于楚,楚之盛,必可期也。”

    太子道:“仆闻之,昔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