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访圃田 (第1/5页)
和粟米相比,稻米的口感更好,营养更加密集,属于比较“高档”的食品。圃田万顷水田,全部用来插秧种稻;每年收获的稻米,不仅是各级官员俸禄的主要部分,也是“进口”其他商品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关系到魏国的生死存亡。故而圃田的防御和大梁一样,是国防体系的重心所在。 仓城极为神秘,一般不与外界交往,平时也不开城门,闲人免入。圃田管理的有耕种水稻的农户十余万户,人口之繁庶,为魏国境内所仅有。然而这里并没有发展起繁荣的经济,因为是王室专属水稻田的缘故,和囿中一样,一切私营经济都没有发展的空间。十余万户民众近百万人口,只得依附于水田,最多到附近的河沟里打点鱼;能到圃田政府官员家里当差,那就是最好的出路。那些土地不足的农户,只有让儿孙们走出去,自谋生路。 犬兄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介绍圃田的情况。郑安平道:“田即不足,何复一二子,以为出路。” 犬兄道:“不可!圃田而王田,圃田民乃王民,焉得复?如吾等,皆报亡,不书社,乃得出也。” 曹包问道:“如此,少时归家,当何以见?” 犬兄道:“乡里尽知,无妨。但遇生人,必得讲究。” 郑安平道:“圃田民众,管邑人乏。若以圃田入管邑,得无两全?” 犬兄道:“焉得如此?圃田乃王民,板籍乃存少府。少一人,必三推六问,乃得消也。” 转眼到了圃田城门。五人验过节符,戍卒迎到门卫处。门卫迎出来,请到卫所内安歇,自己往圃田守、尉处报告。少时,门卫领着一人回来道:“守、尉皆致意诸公。惟其公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