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陈公之言 (第6/6页)
致太平;魏罢其相,而为合纵,虽屡战屡败,而不改策,何也?秦王二十年,复以五国伐秦,秦割地以为和。齐王灭宋,天下讨之,秦为首义,魏乃谋秦。秦与魏何亏,而当此罚?’” 信陵君道:“舌辩之士,其利若此!” 张辄道:“臣答曰:‘陈公论及五国相王之时,小子年幼,尚不及也。秦王二十年,乃秦夺魏数十城,魏不得已,乃合纵而相保。秦王复六国之地,六国自然退兵。何割地之有哉!王初即位,秦伐吾边;今才二年,又至国郊。故秦负魏多矣,而魏不负秦!’” 信陵君亦赞道:“先生口舌之利,亦不下于陈公!” 张辄道:“陈公曰:‘秦入魏郊,非为伐魏,乃图自保。何者?秦出关东,必经韩魏,韩为东道,而魏不允,是不得东出也。若得连衡,天下太平,岂非妙事!’臣曰:‘秦欲连衡,当遣其使,以达王意。奈何以兵相加,宁欲盟于城下乎?’陈公曰:‘非也。秦兵加启封,欲动王之耳目,达意于魏王。今承魏王惠赐,令秦就食于启封,大梁与郑,皆供粮秣,未曾稍怠。’” 这下,众人全体都炸了:“大梁与郑,皆供粮秣?”“未曾稍怠?”…… 信陵君道:“是何谓也?” 张辄道:“臣亦以此问于陈公,陈公答曰:‘张兄昧于时势,曾兄其引而观之,告于公子,以定大计!’臣曰:‘大计为何?’陈公曰:‘若明于时势,必得其计,夫复何言!’乃退。臣复问其苛法严刑,刑徒乃盈野之事,陈公曰‘有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