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20章 太子入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太子入秦 (第3/5页)

,其他人都坐得比较远,起警戒的作用。现在,黄歇向太子讲解管邑这个地方的经纬:管邑处于魏、韩交界处,信陵君征服了这个地方,魏王将这块地方封给了信陵君,这其实是把这块地盘纳入了魏国范围,而这必然引起韩国不满;魏王把这块地封给信陵君,其实是把这块烫手的山芋将给信陵君来处理:如果信陵君处理不好,与韩国争执起来,魏王退一步,也不失面子;如果信陵君处理得好,把这块地稳定地控制住了,自然是魏国战略上的成功!这意味着魏国习惯上的边界向外拓展了几十里,严重压缩了韩国的战略空间,并无形中阻碍甚至切断了郑与荥阳的联系,韩对荥阳的控制更形薄弱。黄歇口述指划,滔滔不绝,讲了一个时辰,直到庖厨告知,饭已炊好。

    黄歇离开郑国时,按每人半石的标准在郑国购买了二十五石粟米,买了一辆辎车拖着。由于沿途都是人烟稠密之处,可以随吃随补,想来没有断粮之虞。楚使入祭韩国时,随船带来了大量稻米,经过三四天消耗,已经所剩无几。这剩下的一两石稻米就留给了黄歇他们。黄歇怕太子吃不惯粟米,把这仅存的稻米全都留给太子,其他人都必须喝粟粥。刚开始,楚国的庖厨要把粟米像大米一样蒸饭,黄歇告诉他们,粟米蒸饭口味并不佳,还是煮粥比较美味。

    楚人吃惯了大米饭,突然改为喝小米粥,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就发现小米粥没有大米饭顶饿,本来应该支持一天的,走了半天就饿了,到营地后甚至饿得眼花。黄歇在北方跑了几年,有些经验,告诉大家喝粥不像吃饭,略饱即止,而要吃到挺。他比划了一下中国人吃饭的大碗,示意要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