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59章 从洛阳到上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从洛阳到上党 (第2/5页)

,而周天子还是周王延。

    周天子可怜兮兮地寄人篱下,但洛阳这片土地却是风水宝地,不仅土地肥沃,宜于耕种;而且河流纵横,可通天下,商业十分发达;加之周天子虽然没几个兵了,但还是天子,那手工业制造在当时还是独步天下,特别是玉器的制造,谁也比不上;文化教育也首屈一指。洛阳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繁华的地方,当之无愧的天下中心。

    在河南城西百里洛河河谷,是韩国的城市宜阳。韩国在迁到郑国之前,有三个国都:平阳、宜阳和阳翟。作为韩国曾经的国都,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曾经独立抵抗秦军主力围攻达半年之久,是洛水河谷重要的战略支点。秦军与韩军约定的会师地就在这里。

    除了从咸阳出发的秦军外,秦国还从原楚地南阳郡和南郡征召了大约五千人,这是原楚民第一次参与秦人作战。这五千人统由南郡尉公大夫张唐统帅,预计从方城出南阳,经叶、梁、霍,进入洛阳。叶县原是韩邑,在华阳之战后,被交换给秦国;而梁、霍原是周的两个姬姓诸侯国,为楚所灭,后属韩,现属魏。在楚地秦军出方城后,韩国各县的士卒将陆续加入,并为秦军提供后勤保障;而韩王也将从郑国派出精锐的韩卒,加上上党的部队,最终总兵力将达三万人,与秦的兵力相等——因为毕竟是为韩打城池。进入梁、霍后,魏军也将派出一支较小规模的魏军,主要提供后勤支援。

    秦军兵力众多,没有驻于宜阳城内,而是沿着洛水寻聚邑安营,包括胡阳在内的高级将领都随营居住,严密掌握部队,防止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宜阳城已经不是都城了,自然不会有“材士十万”,但五千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