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汉中守 (第2/5页)
于位于汉水中段,被称为汉中,是抵御西面秦军的重要防线,也是进出秦地的重要出发阵地。它不仅可以沿汉水而上,经褒斜谷进入秦京畿的郿县,而且还可以经汉水的另一支流子午水,直抵咸阳。 在楚国,汉中的前线,上庸是后方,所以楚的汉中郡是包括上庸在内的,甚至是以上庸为依托。但秦夺取汉中后,情况有些不同:汉中固然还是前线,但后方依托变成了南郑,所以秦的汉中郡包括西城和南郑,而上庸则被秦划归了南阳郡。 当初秦军伐蜀时,司马错应该在这里长时间驻留,屯积军资,休整兵力,准备预备队。蜀地被征服后,蜀人多次反叛;而当时秦国把上庸归还了楚国,东边楚国的压力同样巨大。因此,当魏冉初次担任秦国丞相时,推荐了当时著名的大力士任鄙为汉中守。任鄙去世后,秦王曾亲自南巡汉中。 经过艰苦的努力,秦终于在两年前设立了南阳郡。拥有南阳郡,汉中郡东面的威胁基本解除,南边是蜀郡、北边是秦本土,汉中从边郡变成内地。汉中大批士卒将无用武之地。正在这时,司马靳的信使到了。 司马错主管蜀地军政数十年,汉中是重要的基地。虽然现在司马错已经去世,但余荫仍在。信使虽然只是司马家一名家臣,但也受到汉中守的热情接待。拆阅了司马靳的信件,汉中守沉默了下来,良久道:“公乘之命,臣本不敢辞。然汉中处攻守之地,关隘险要众多,士卒虽众,犹恐难备;焉得他顾!” 信使道:“公乘其言,南阳郡之立也,汉中无东顾之忧;褒斜之通也,汉中有北援之利。正为汉中之利也。” 汉中守道:“公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