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名注秦册 (第4/5页)
吃的自己带的粮食),帮忙佣了一乘安车,一行人离开宛城,直往丹水河口。在那里佣了船,逆水而上,直到商县。 从丹水而上,郑安平等经历了平生最为惊心动魄的几天,看了无数激流险滩,也看了无数峡谷美景;无数次下船,看船夫把小船从陆地拖过一片无法航行的河段,再重新上船。经过了校场一幕,小奴看向郑安平的眼神也不同了。虽然当着众人没有过多的亲昵,但有意无意地总是坐在郑安平身边。 船到潭口,众人下船。还了船钱。宛城县令赐的一千钱已经花了快多一半了。这行人从未到过秦国,现在到了个山坳里,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入秦。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得先到县城,再想办法。 县城并不远,一刻便到。入城验了名籍,郑安平等找了家逆旅住下,顺便向主人打听如何前往咸阳。 郑安平cao的郑音和商地的秦音相差甚远,逆旅主人听不懂也说不清。而商县这里,商旅稀少,多为农户,极少有人外出,找不出能通郑音者。 恰在此时,一名县吏进来,对逆旅主人道:“若有自关东而至者,务要仔细询问,是否郑氏。但有,立即报官。” 逆旅主人好似看见救星,道:“此诸人皆关东而至,不通秦音,言语不通。” 这县吏过来施了一礼,问道:“敢问客家何来?”竟然用的是郑音。 郑安平赶紧出示了名籍,道:“敝郑氏,闻秦招贤,自梁而至。” 县吏看名籍上书写的姓名竟是“郑安平”,不禁大喜,道:“敢是大梁郑氏安平,曾为管令者乎?” 郑安平见如此问,知道其中必有缘故,赶紧回答道:“正是微庶!” 县吏道:“今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