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名注秦册 (第2/5页)
书吏道:“无妨。酒后与汝书节符,自得安身!” 郑安平道:“如此感恩不尽。”促膝而前,把一个钱袋暗塞进书吏手中。 那边酒肆主人见事情已谐,摆上酒来。少时,各铺几案,皆一鼎两簋。南阳虽是秦郡,俗同于楚,与秦地大不相同,簋内是稻米饭,鼎中是鱼虾羹。 吃过酒,书吏从袖中取出一枚节符,其首题有“宛县”的大篆,书吏问明随从几人,男女老幼等情,于其下书写“兹魏野武贤郑安平,长八尺七寸,面黑短须,随五员,三男一女一僮,准暂居宛县”。就这么将节符交给了郑安平,自己起身离去。郑安平苦笑不已。 为了等候书名籍,郑安平他们只得在宛城停留了五日。这五日中,还有不少人进入宛城,或做生意,或寻找工作,也有像郑安平这样被求贤榜招来的。郑安平问起大梁方面有何新闻,竟然有人知道管令一家为人所杀,尸体过了好几天才从河中发现。郑安平问管令何人,倒没有人知道。 五天后,城外校场支起了鹘的,县尉主持射技考核。凡申报武贤的,都在这一天来应考。一般五天中能有一两人,而这一天只有郑安平一人。清晨,书吏来到郑安平居住的逆旅,带他进了县府,于厩中选了四匹马,套了车。县尉在左,书吏在右,郑安平驾车。车上一杆小旗,一个小鼓,县尉一声鼓响,车平稳地出了府门;十名县卒在府门外等候,见车出来,都跟在车后护卫。在县尉的指示下,郑安平驾车在最繁华的县中心街道上走了一圈,鼓声咚咚,引得好些人,特别是儿童追随观看,大家知道是要选武贤了。 小奴等人没有进府,而是早早来到校场为郑安平助威。随着鼓声的宣告,也有不少人聚集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