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6章 苏威黯然谢幕 (第1/8页)
苏威所建议的 “唯才是举”、 “合二榜为一”、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确实可以为朝廷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但是杨广知道朝廷要是这么做了,家境不好的寒士没有几人考得过名门世家子弟。 朝廷最终录取到的士子,基本上都是名门世家子弟、以及依附名门世家的门生,而他用科举打破名门世家对官场垄断的设想,也将因此胎死腹中。 只不过科举非同小可,先帝当初就是因为废除九品中正、办科举、兴教育,这才失去了士族的支持,并且被士族冠上 “不尊儒不重儒”的名号。到了开皇二十年的时候,先帝有感于自己年迈、阳寿无几,他担心继承自己大业的隋二世和隋朝被关陇贵族、天下士族联合绞杀,故而不得不向士族妥协,无奈的废除了自己辛辛苦苦扶立和兴办的国子学、州学、县学、四门学,而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为深远的科举,也被搁浅。 他杨广的年纪和内部外部局势,好像比当年的先帝好了很多;然而事实上,却是更差。 这是因为先帝在世之时,始终与各大势力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始终保留着转圜余地。 而他就差亲自拿刀上去砍了,所以事到如今,已然毫无退路可言。既然毫无退路,那还妥协做什么?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甲乙两榜出自这帮臣子之手,他在名义上、大义上、道义上,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念及于此,杨广正式任命何妥为国子监祭酒,任命杨纶之弟、竟陵郡公杨坦为国子监主簿,管理大隋王朝的教育事业。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长,主管太学、国子学、州大学、郡学、县学、四门学。 出任这个职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