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齐王?郑芝龙想干啥? (第6/6页)
“大宗伯(礼部尚书)所言甚是。功高若中山王、开平王尚是逝后追封,郑芝龙何德何能!” 堂上立刻就响起了一片应喝声。 但有赞同的就有反对的,张国维立刻就道:“陛下,臣以为大宗伯此言差矣。郑芝龙手握重兵,举足轻重,岂可轻之?若起恼怒,一遭暴起发作来,朝廷又如何是好?故而臣以为当怀柔以对。”朝廷都对鞑子低头了,何以不能再对郑芝龙低头? 至于以文驭武,以文压武,呵呵,如今乱世时候还是不要言语罢了。 “张阁老老成持重,臣附议。” “当务之急朝廷该以恢复军力第一。少生事端最佳,对郑芝龙当以怀柔安抚为上!” 两派人僵持不下,第三派人就粉墨登场也。 打头炮的却就是被崇祯帝招入朝的明末巨贪朱大典。捋了捋胡须,说道:“陛下,张阁老此言差矣,大宗伯所言也欠思量。以老臣之见,那郑芝龙如此上奏左右不过是试探朝廷一二。今大义在于陛下,封赏恩出于上,岂有臣子求爵之说?陛下当正言次之。然郑芝龙席卷齐鲁,鏖战河间,劳苦功高,不若该其封爵为莱国公?” 后者可比搞笑一样的泉国公正式多了。 那是正儿八经的商周古国。商代始封,西周为诸侯大国。爵位为侯爵,后改为公爵。唐代的杜如晦,宋代的吕蒙正、寇准,皆被封为莱国公。而且地方也正合适。 可以说是综合了两派观点的中庸了。崇祯帝严峻的脸上露出一抹和缓,相比来还是朱大典合他心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