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场 (第2/4页)

为辽阳府向北的地界太过偏僻苦寒,一年时间半年雪花。温暖的日子只有少少的百十天光景。

    那般偏僻苦寒之地,叫汉人们去他们也待不住。

    两宋交际时候的中国还没有棉花种植,这个时代的冬季绵衣实际指的是‘丝绵’的‘绵’。富人穿皮裘穿绵袄,穷人没那财力,就只能麻布里填塞干草芦苇,乃至是鸡毛鸭毛鹅毛等等。

    如此大气候下,汉人想要大规模的开发东北真的是力有不逮啊。

    赵构早就已经使人去西域收集棉种了,可等到棉种被大面积的种植和应用来,却需要段不短的时间。至少眼下看,三两年里是不可能了。

    而在诸多“跟随”女真的北地汉人世家眼中,那却是三二百年也不可能的事。所以他们觉得大金的朝运还稳固的很呢。

    熟料刘舜仁听了张令徽的话后却是哈哈一笑,“某降于宋,余生得一富家翁足矣,岂敢得陇望蜀?”今日的檀州事,燕王军之所以要策反他,乃是权宜用之,其心怎么可能没疑虑?刘舜仁早就与外头敲定,今后事了后便把手下的军兵器甲鞍马就尽数上缴,他起身南去真定、大名,安安稳稳的渡过余生就是。

    “某得不死幸矣,无有他求。”刘舜仁能从怨军时候活到眼下,那脑子不是不明白的。

    但一些话对于张令徽却是没必要多说的,“念着往日的情分上,我今放你一条生路。再敢饶舌,当心某刀下无眼。”

    说着就把手里大刀一挥,身边的军兵就让开了一条通道,张令徽脸色变了几变,看着城外的燕王军马上就要入城,再不敢放一句硬气话。

    刘舜仁还能给他讲情义,可要是燕王军到来,谁个还会给他讲情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