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 (第2/4页)

钞也要准备金的。”

    这整个就是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儿。

    两边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在他们各自眼中是绝对说得通的理由。如此情况下,你真的很难轻易的做出决断。

    尤其是赵构自己也拿不到主意的时候。

    因为他发现这事儿争辩到最后赫然出现了一个叫他不得不顾虑的问题,那就是宗泽所代表的内阁的权威性!

    随着五军都督府的成立,随着武略院、讲武堂等武学院校的成立,还有那军功田和爵位为代表的耕战制度的确立,大宋武夫们的骨头在rou眼可见的变硬。一个个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尤其是与文官起了争执的时候,就像是被欺压了大半辈子,积攒了无数怨气的怨妇们,每每就歇斯底里的大爆发来,具体的说来就是寸步不让。

    赵构很理解这种情绪上的反弹,那就跟老实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动起刀子一样,往往比恶人更凶残。

    可这一切也要有个度!

    他自然不愿意以文驭武,可也同样不会以武驭文!

    自己掌权之后,武人的地位在不断抬高,文人们自然不满意,无论是私下里的连篇sao话,还是在公事政务上对武人的抵触乃至是拖后腿,这些都看在赵构的眼里。他每每都给武人撑腰。因为在公事上出了篓子而丢掉了官帽的文官,这段时间可不少。

    横竖都是些庸才。

    真正的聪明人是识大体懂大势的,才不会硬顶胡乱,便是下绊子也是在规则允许的‘游戏框架’内,这样的人才是真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