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兴风作浪,功成身退(求订阅 (第3/7页)
“不过”这马士英是个文官啊,他这是什么立场啊? “我家中丞虽是文官,但我家中丞籍贯贵阳。祖籍更在桂西。”这要是都能被鞑子或是李贼张寇给报复了去,大明天下早就完蛋了。 而且马士英因阉党案而被遣戎多年,那声名在士林里也挺烂的。他有啥好怕的啊?毕竟他稳妥的后路都攀上了。 且对于马士英这等出身偏僻之地的士子,那与江南士林本就没有太多的瓜葛。或者更准确的说,马士英这些贵阳士子,那是自有自己的体系的。 比如马家与贵阳名门望族顾氏、杨氏、越氏互为姻亲。他伯父马禹卿之女寿妹,适镇远侯顾成后裔、世袭指挥顾丛新马士英胞妹举妹,适越其杰;叔父马文卿之女,适杨龙友马汉卿之子马士鳌,娶杨师孔之女杨龙友胞妹。由此可见,马士英跟江南江北士林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是上表赞同了,谁又能咬掉他一根毛去? 当然,马士英也不是真头铁,他很周延儒等人的信中就说了,如此提议,不止能撷取钱粮,让北上兵马士气为之大振,还能让郑芝龙落得连连骂名,为北地士林唾弃,何乐而不为呢? 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郑芝龙没得北地的士民之心,这不是更一步消除了一个不可明说的隐患了么? 而他对高杰的说法就是,这骂名都被郑芝龙担去了,咱们只得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担心此提议一出就惹得士民之心沸腾离乱,呵呵,那可就不是高杰之流担忧的事儿了。 事实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