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家天下必须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家天下必须死 (第2/6页)

,虽然依旧是考试模式,但对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考试来,太儿戏太不成体统。

    一挥手就是上千人,试题又如此的简单,那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阳光大道了。

    那些个公务员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他们只是会写字识字,会算账记账罢了。

    郑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官吏相通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而如此一来,那就很有可能,今后郑家天下的‘科举’便不再是读书人所熟悉的大明科举,而就是眼下这种什么人都能进来逛一逛的‘笔帖试’。

    这个法定的极其不好。将来的郑家天下若是有此一条荣身之路,那世人岂不把那文行出处,把那道德文章都看得轻了?

    大明科举选的是官,人数自然很少。

    郑家‘科举’选的却是胥吏,那基数何止是前者的十倍、百倍?

    而如果郑家天下的官员都是从胥吏中选拔,那郑家天下的科举就只能是笔帖试,也只需要笔帖试。

    这叫大明这些劈开千军万马从独木桥里冲出来的进士、举人甚至是秀才公们又该如何自处?

    他们都没办法靠着‘四书五经’攀升到一个超出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层次的层次,直接在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框架中脱颖而出了。

    他们必须从胥吏的‘千军万马’中劈开一条路,走向更高峰。这是不是更有难度且不说,只说这样一个社会权利阶层的进阶模式那就跟大明社会的‘道路’全然不同。

    在大明是用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来劈开大道,直接进入到‘官’的层次中;而郑家天下却需要用实干实才,用看得见的功绩来劈开向上攀升的道路。

    这在读书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