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四百三十四章 国债三千万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国债三千万贯 (第2/4页)

吭声,直到赵构把手中的国债券放下来了,他才递了个眼色给梁杨祖。

    国债券是铸币局捣腾出来的,但要发行却必然是户部的职责。梁杨祖为户部的尚书,提意见也须由他来提。

    “大王,此物固然是被造出来了,可‘国债券’之名,追溯千古,闻所未闻。究竟能否发行于天下,臣实恐慌难安。”

    梁杨祖不恐慌不行啊,这关系到很多事儿呢。

    朝廷现在打着仗,对南方很多地方的税赋自然无力顾及,偏偏战事进展的顺利,怕再有月余时间就能叫天下安定了。那时他这位户部尚书手下便又要多出很多的地盘来,自然也就会多出很多的支出与开销。这当中缺钱的可能十有八九!

    然他把这意思向燕王一提,燕王却转手拿出了这个叫人闻所未闻的国债券来,他怎么可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他自己都搞不明白的‘国债券’身上呢。

    追溯千古,“国债”二字倒是有些来投。前有周赧王的债台高筑,后有李唐借债平叛,财在于富商,钱出万贯者,留万贯为业,有余,官借以给军,冀得五百万贯。虽然没有成事。

    但这都是国家以直接的行政手段来筹款的,而且筹款对象也是富有的商贾。再或是东汉时,顺帝永和五年,中央为了筹措军费,“诏贷王、侯国租一岁”。向分封的王侯贷款,金额相当于该地一年的地租。

    这朝廷直接印刷纸币向普天之下的云云众生筹款,这可是闻所未闻的。老百姓能拿出金钱粮秣来换这东西吗?

    赵构当然知道眼下是什么时代,只靠着国民的爱国之情就叫人拿出真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