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 (第2/4页)
有九个是老百姓,都是往日里跟着王善混饭吃的流民难民,在王善被宗泽引兵击败后就纷纷选择投降。 而他仅有的一些骨干,在被击败后或是被俘投降,或是四散逃去,等到王善也举兵投降之时,他手下已经只剩了七八千人。裁剪老弱之后,能收入军中的也就四五千人。 给他一个都指挥使是头衔,可一点也没有亏待他。 谁叫他是被打败后投降的呢? 但王善随后就在河东的剿匪作战中立下了大功,这自然是要赏赐的,最简单的赏赐莫过于提升一级,放到隆德府或是被赵构使军硬生生从关西地界抢过来的河中府,亦或是晋州、代州这种军政要地做个兵马副总管。 兵马总管与副总管就是都指挥使更上一级的官衔,其上再有正副都总管,这就是一路/省守备军的分层大框架了。 寻常的州府,比如地处腹心的,或是非战略要地经济重地的,那就不设兵马总管,守备部队只有都指挥使,辖下都不见得能有五个营。 但在要害之地,不论州府军,皆设立兵马总管一职,辖下二到五军不等。像隆德府、河中府和晋州、代州。 作为一个三面受敌之处,河东路不管是南面的汴梁,还是西面的党项人,亦或是北边的金人,通通不能小觑,各州府的守备军普遍都是五营建制。 隆德府、太原府的意义就不需要多说了,前者可是大名鼎鼎的上党、壶关所在。而河中府呢,这地儿本属于关西永兴军路,就是长安京兆,但因为盐池的原因,宗泽受命拿下了彼处。 当然,他打出的旗号是扫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