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权大涨 (第3/5页)
无疑会在地方上生出许多的事端来。不管是之前的河北河东,还是现在新得的疆土。只是他不怕。 病患早些爆出来也好,省的埋下祸根,日后再闹出幺蛾子来。 赵构就是要把自己的敌人一次性的全逼出来。他可不止叫人重新清丈田亩,更在中央设立了五军都督府,以五大营都统制任之,全摄军权。每处设立正都督一人,各设左、右都督各一,左右录事参军各一。那不止统辖本部精锐,更辖制所属诸路守备军。 当然,五军都督府没有调兵之权,调遣之权由燕王直接掌管,他们有的只是统兵权,因为一个个都是宿将么。 对于对应的是,兵部在军队中虽有募兵、任免、升调之权,但不统兵。每逢战事,由燕王临时委派专人担任主帅,统率部队出征,战事结束,主帅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各都督府和诸路。 这等于在实际上废除了枢密院。 枢密院没有了,这可咋办?今后的宰臣也好,文官集团也罢,都很难再掌控住兵权了。 而你兵权都握不住,还凭什么以文驭武呢? 加之赵构还建起了奏折制度,下令其亲信官员及部分封疆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 这对于中书门下,也就是政事堂,宋人口中的东西两府里的东府,又是一个重击。 赵宋一百多年里才渐渐形成的规章制度,被赵构一盘子掀翻了。 有宋一朝,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神宗官制改革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大权在握。要制衡之,皇帝最有利的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