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见 (第2/6页)
由商船运至南洋再运往天竺,然后从天竺流入天方再进入欧洲,走这条路的大黄被命名为天竺大黄,而中国则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得到了犀角、象牙、沉香、宝石等贵重物品。 何况需要大黄的又何止是欧洲人?天竺和天方世界的贵人们一样需要大黄来叫自己排泄通畅。 在所有的食rou民族那里,在可以喝茶解腻补充维生素之前,大黄是他们的主要滋补剂和清肠去火治牙痛通便解毒的最好药物。 新州港除了丝绸和瓷器外,对欧洲人吸引力最大的就是大黄,一担一担的大黄,虽然价值高额的让人心疼,可想想一下它们被运去西方后的利润吧,那也是能叫人疯狂的。 但即便是郑芝龙也没办法向欧洲人敞开了提供大黄,因为眼下这个环境里,他每年能拿出三万斤的大黄都是很辛苦的了,又如何能敞开了供应? 尤其是质量上等的川地大黄和西北大黄,明明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却只能看着眼馋。 现在张献忠在川蜀打的一塌糊涂,虽然明面上掌控了大半个川蜀,但州县多有起事者,他在川中的投资并不安稳。而李自成呢,这位爷的眼中怕根本就没有大黄。 郑芝龙现在就打算对外退出茶叶,先把茶叶与大黄绑在一块,让欧洲人明白什么是——嗜食rou、酪,不得茶以病。 然后就慢慢的打开市场么。 欧洲人从接触茶叶到英国人大规模的需求茶叶,中间也有好几十年光景呢。 而且郑芝龙前世就有一个遗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