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赵官家 (第2/6页)
下的金军真以为来了百万大军,都吓得拔营而走,朝北迁移了一段距离,以避“百万”宋军锋芒。 被局势搅的已经焦头烂额的赵桓,听到老种来了,高兴非常,拜他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马全部由他统领。 但在种师道到来之前,赵桓就已经与金人讲和,答应给金人巨额赔款,种师道建议他拖延交纳赔款。说时间一长,金军肯定会有懈怠,都想回北方老家,那时再阻其归路,将其消灭在黄河一带。 可这个正确建议却被主和的宰相李邦彦一口否决。事实上也是被赵桓给否决的。 那时候的赵桓是一门心思的赶紧把金人送走。 可当姚古率熙河兵入援汴京,宋军实力增强后,赵桓却又心疼起自己答应的条件来,转而又想打了,天天催种师道出战。 但种师道却认为现在时机不成熟,应该等种师中的大军到了后,再打不迟。 赵桓转而就绕过种师道与姚平仲商议着半夜劫营,去偷袭金军,以至于落得大败不说(姚平仲劫营失败,来了个一走了之,人影都不见了),更给了金人口舌,接下来狮子口一张就要咬下太原三镇。 吓破了胆的赵桓全盘吃下了金人的条件。等到金兵后撤时,种师道提议趁金人渡河时候偷袭,赵桓却已经再无半分胆量,吓的连忙拒接。 就只看第一次东京之战,反复无常的他就做下了多大的孽,别人不敢说,可赵桓自己却清楚的很呐。 现在,看到头裹白孝却兀自披甲奋战的种彦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