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3/6页)

泉。崇祯帝还是老老实实的去跟江南士绅前面的士大夫们撕咬吧。

    这在郑芝龙眼中只是一个小事。他‘生命’的最后阶段,那宝贵的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这种小事上。

    所以他很直接的让沈光楠对金陵城的崇祯示之警告,然后就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眼下的战局上了。而不是叫黑冰台暗中联系、拉拢一些比较纯粹的商贾,让明廷内部出现分裂。

    这样的做法很简单的,只要郑芝龙出台几个提高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就行。钱粮上很倚重于贸易的郑氏先天上就与商人阶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由郑氏做出来很顺理成章。这跟郑氏对商人征之重税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码事。

    不是说对商人轻税,才是对他们社会地位的提高。

    大明的商税三十税一,很轻很轻不是?但商人们的社会地位高吗?不高。哪怕他们与江南的士绅阶层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密切的联系,可商人社会地位依旧底下。

    士农工商,哪怕商人们的实际权益早就仅次于士大夫士绅,但名义上他们还是四民之末。

    郑芝龙出台几个有利益提升商贾社会地位的政策,那一旦推出就必然会牵动天下商贾们的心。

    哪怕是对郑芝龙喊打喊杀的江南,也会随之产生态度上的分裂分化。

    但郑芝龙并没有这么做,他把这一机会留给了郑森。甚至还叫荷兰人找来了英格兰的大宪章,找来了法国的三级会议,该如何作为这还要看郑森自己的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