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黄袍加身 (第3/4页)
把套在汴京城的大网给放松了一些呢,这几日里汴京城内外联系畅通着呢。 赵构甚至都知道粘罕、斡离不把什么东东透给了赵桓听,赵桓心中又一度生出了什么打算。 所以,今后这对他最为致命的威胁似乎已经不再是金人,而是东京城里的赵桓了。 韩公裔脸色也严肃了起来,他很清楚自己的身家性命早就与赵构紧紧地绑在一块,根本下不了船的。更了解北宋的政治事态,明白赵构话里的意思,自然是全心全意的为赵构着想。 如今汴京城的那位官家,别看人对着女真鞑子的时候很软很怯,可对自家人的手腕却强硬的很。 据说太上皇都被他关在龙德宫很长一段时间了。 赵桓明着欢迎老爹回汴京,而赵佶呢,也拿出了道士替自己写给上天的青词(里面写有自己退位后,绝对不再过问政事的话),派人先行一步,送到汴京,并让大臣们传看。在回京之日,也头戴玉并桃冠,身穿销金红道袍,出现在汴京旧臣面前的宋徽宗,不再是皇帝,只是一个道士的模样。 臣民面前,这对天家父子,那是好一派的父慈子孝。 可赵佶一旦入了皇宫大内,赵桓就立刻翻脸不认人——将自己的父亲幽禁在龙德宫。 为防止他复位,赵桓先将赵佶身边的宫女、太监和侍卫,全都换成了自己的手下;接着,大臣里头谁得到了赵佶的赏赐,必须要上交;最后,他还要和自己的父亲划清界限。 比如到了双十天宁节时候,赵佶为了改善父子关系,特意在龙德宫中设宴,父子对面坐下,赵佶亲手给儿子倒了一杯酒,可是赵桓却视而未见,这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