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发横财的机会 (第3/4页)
钱粮征收与转运,官署名为转运司,简称“漕司”;第三是提点刑狱公事,掌地方司法、刑狱与监察,官署名为提点刑狱司,简称“宪司”,好比后世明清的按察使。最后才是常平使。掌一路常平仓(国家用来平准粮价的粮仓)与贷放钱粮、盐茶专卖,官署名为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 常平使不缺钱用,但在实际权力上就有些不足了。宋朝官制官职十分复杂,很多官职的设立,只是为了分权而已。安抚使的设立是为了分都转运使的权利,但后来安抚使后来者居上了。各路常平使的设立又是为了分路安抚使的权利。事实上的权柄且不如一地的知州。而且眼下的河北河东三路哪还有什么仓储库存的钱粮,他这个常平使是没味道的很。 但黄潜善现在所得的官职却非是先前的‘常平使’可比。跟梁杨祖一样,他也是身兼三路常平使。 这一人身兼两路都转运使的事儿很常见,可身兼多路常平使的事儿却似乎整个大宋朝都仅此一例。 而这还并非黄潜善兴奋的根本,真正叫他兴奋的是,他还得了赵构的密旨,去烧水泥而造盐田,如此便能靠着日光晒盐,无须灶火煎盐而粗盐自得。产量还能远胜煮海煎盐。 这要是真的,他这个现下还家底光光的常平使,不需要多久便可成为燕王麾下真正的重要人物了。 黄秠则有些懵逼,晒盐,这个词儿他闻所未闻。燕王莫不是在忽悠自家老爹? “为父亦不曾有闻晒盐一事。”黄潜善捋了捋胡须,都多少年了,世间只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