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 (第2/6页)
小两个方框拼凑在一起,城南宽近五里(新旧两城相加),城东(旧城城墙)宽止二里又一百五十步。而城北与城西(新城城墙)那就是一个‘台阶’了,沿着运河而筑,新城西城约有两里长,城北却是旧城两里又五十步,新城两里又一百八十步。中间有一条百步长短的城墙(旧城的西城墙)相连通,那本就是旧城的西城墙。 城北的这座棱堡那就修筑在新城旧城的交际处,向外伸出的四个三角炮台(方天画戟形),各有一门大炮斜对着新旧两城的北城墙。再加上城外的运河,虽然这只一座棱堡,数量最少,但也并非是泥捏的。 郑芝龙选城北作为突破口,也只是因为这地方相对其他三个方向而言更便于得手罢了。 从火炮的散弹射程外铺填运河,那就是要承受着通州城上和棱堡两面的夹击,也就是郑芝龙手下有不少的俘虏,若是全叫郑军去,那损失可就真的大了。 郑芝龙定下的位置是新旧两城贴近城墙角的位置,却又不超过城角,这样能最大限度的隔绝来自城东城西两面棱堡的威胁。 那先就是调动火炮,把一门门大炮从城南城东运送到城北,也就是之前时间里,郑军早就把事情做妥当了,运河两侧早就填塞的瓷实,现在把一门门大炮送过河去,一点也不耽搁时间。 豪格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郑军如此动作的用意是什么。 清军也在城北着重增添了重兵,再叫一等公图赖亲自坐镇。 所以,这战斗一开始就特别的激烈。 郑军先就组织战俘去填河,城头上、运河以南的清军第三道防线里的兵马,还有棱堡,噼里啪啦的,枪炮都一窝蜂的打来。 就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