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 (第2/5页)

郑芝龙的名声给糟蹋个透,乃至现在是人人喊打。

    却不知这些个对郑芝龙人人喊打的达官显贵们在朝廷危亡之时又为朝廷做下了什么?

    他可是知道皇帝当初筹款时的艰难和苦涩的。

    而对比那时候这些个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嘴脸,郑芝龙挥刀子割他们的rou,反而能叫朝廷忠良为之拍手称快。不过史可法还是觉得如此有些强盗行径了。

    略过这些不说,只看眼下奏折,郑芝龙上疏言今日江左形势视之晋、宋更为艰难,肩背腹心,三面受敌。鞑虏入关南下,遗患之深不次于金蒙,……,断宜以进取为第一义。进取不锐,则守御必不坚。

    即李贼计甚狡,必亡走入秦,若秋后尽锐而出,与献贼合流,睥睨长江,则湖广危矣,朝廷危矣。

    又闻虏踞宫阙,动摇齐鲁中原。而当国大臣仓惶罔措,但绍述陋说(指陈新甲主持的同鞑虏和谈),损威屈体,隳天下忠臣义士之气,臣窃羞之,臣切痛之。

    ……失今不治,转弭秋高,虏必控弦南指,饮马长、淮;而贼又驰突荆襄,顺流东下。瓦解已成,噬脐何及?

    史可法不得不承认,郑芝龙担忧的很有道理。要是李自成在晋西退让,转而南下与张献忠合流,打荆襄东下,或是自己独自挥兵荆襄东向,而建虏夺得晋西后与李贼休兵,转而集结大兵饮马江淮,南明朝廷怕立刻就要土崩瓦解。

    但郑芝龙如此猜测有个大前提是建虏与李贼休兵,可就眼下看来,两家并没这个打算。不止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