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因势利导(十六) (第3/5页)
盐和一千斤茶叶,另有一些零散的条款,还是用牛马等物来换取布匹酒水针线等物,称得上是物物交易,谁也不吃亏。 当然,说是一套,真正做起来,很可能就是另一套,比如说,蒙古人会用劣马来以次充好,又比如说,府天顺方面会用加砂的盐来交易,所以说,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先小人后君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北元方面的来使对那些关于马匹和羊毛的质量的补充条款并不太在意,不过他们临时加了一条补充条款:要用牛马来交换粮食。顺天府内本来粮食储备就不足,所以也没有外卖的打算,北元硬是要买,本来还算友好的会场气氛就降了下来。 其实,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蒙古人发展人口规模的头号难题。不得不说,吃饭穿衣是所有民族的头等大事,虽说蒙古人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牧马放羊,不过马牛羊的产量始终有限,要是蒙古人顿顿吃rou,再多的牛羊也不够宰的。 所以,从外部进口粮食成了必要之举的。如果开放粮市,一头牛最少也能换到两石米面,这两石米面够一个人一年的伙食了,而杀掉这头牛,不够一个人吃两个月的。 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牛羊换粮食对蒙古人来说是相当划算的。毕竟牛是放养的,放牧本来就蒙古人的生活,不用计算什么生产成本。而粮食是要春种秋割,是农民一粒一粒地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 来使临时强加上换粮这一条,万磊也陷入了为难之中,他当然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