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九十、宁远 (第2/4页)
不懂呢,士兵拼命,国家又出不起足够能买他们命的价钱,那就只好让他们抢了,至少对自己人来说这是公平的。 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之后李星洲才明白,为何宁饿死也不抢百姓的岳家军会被百姓们那么爱戴,流芳千古,人人传颂。 因为实在是太难得了!在这样的时代居然有这样的军队。 而在边境还有更加残酷的情况,那就是缓冲区。 这个时代的边境并不像后世那么明确,拉上铁丝网,铸起国界碑。 在实际控制区中间都会有一个很宽的缓冲地带,根据地域不同而大小不同,在一些荒凉偏僻之地,缓冲地带可能宽达几十里上百里。 而生活在那些缓冲地带的百姓就惨了,双方都不承认,双方都不会手下留情,道理上来讲就是你不抢敌国就会抢,等于壮大敌人。但真实的意图谁又说得清呢? 总之年轻力壮的几乎都走了,剩下老弱病残被双方连年烧杀劫掠,时不时还会杀良冒功。 这些残酷身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是远远难以想象的。 李星洲听从杨洪昭的建议,一路严令大军不得抢掠,整肃军纪向前推进,很快就挺近到宁远城下。 金军早就严阵以待,同时大概吸取山海关溃兵的情报,大门做了加厚处理,城头只有少量哨兵。 李星洲下令大军在宁远城十里之外扎营,随后大军将宁远城团团围住。 另外派出侦查连绕过宁远探查后方金军部署情况。 宁远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