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第3/4页)
,如今已经是有民怨,一些流言蜚语悄悄流传,好在大军连战连捷,暂时还能稳住。 北方人口不像中原那么多,这样的徭役对百姓压力是很大的。 李星洲想过百姓的苦处,不过现在还不能撤兵,他只能尽量协调,给每个徭役发一点钱。 以前朝廷征徭役是要百姓自带粮食给朝廷干活,后来景国太祖皇帝改了,规定征发的徭役国家必须供给粮食,不必自带,可即便如此,除非走投无路也少有人愿意。 而如今他又近一步给徭役发钱,虽然很少,朝廷也负担不起太多,总能稳定人心,让这场仗打得更加持久,不过这些工作也一定程度拖慢大军主力前进速度。 不过这只是小事,最大的锅还在他自己。 李星洲犯了心慈手软的毛病。 破山海关后景军在辽西平原一路追击溃不成军的金军,不过他下了命令,不得贪功冒进,越过金军堡垒追击,那样可能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结果还有几个连急于立功,一路不管金军大小堡垒,直接追杀到宁远城下才返回。 结果折返时候被人堵在路上,又被后方出城打探情况的宁远守军前后夹击,虽然仗着枪械优势突围折返,可自身损失也不清。 李星洲大怒,杨洪昭认为不听将令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将带头的连长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可这些新军毕竟是他经验数年的心血,再者他们不过是杀昏了头,并不是什么大错,加之他后世的观念影响,导致他心慈手软,只对几个连长做降级处理。 结果此举却招致他意想不到的恶果,大军才出山海关,前锋几乎乱成一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