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第3/5页)

记得认真。

    问题在于把小说、故事和不靠谱的野史当历史书,还要甩锅给史官吹牛匹,史官也很冤枉啊。

    如今六万大军,已经威慑北方,使得金国残余势力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撤军之后就说不定了,所以需要一些士兵需要留在当地驻守,李星洲估计需要二十个营,两万人。

    西面以中兴府为大营,向北驻守惠州。

    东面以辽阳府为大营,向北防御完颜宗弼残部。

    随后每年换防一次,让边关部队回家,新部队北上接管。同是慢慢在当地招纳兵员,训练厢军,逐年减少禁军和新军驻防人数。

    而长远来看,一直派兵维持是不可取的,两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

    原则上采取自愿,愿意留下的多得一贯钱作过年费。

    很多人纷纷报名,愿意留下,李星洲和杨洪昭商议之后决定让其中年纪比较大的人留下。

    随后又见了从辽东赶来的狄至、参林,听他们说了辽东之战的全部过程,还递交参林手写的报告书。

    其他将领对两人羡慕不已,虽然大家都有功劳还都不小,可和他们两一比,又都不算什么了。

    此战中狄至、参林率领的东路军打下的地盘和他们中军打下的几乎一样大,而且还有沿海重镇,甚至辽阳府这样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大府。

    可以说如果去掉山海关,那么中路军和东路军的战绩基本持平。

    可是中路军有大军十万,战将无数,后勤补给充分,有大量辅兵,燕山府的徭役支持。

    而东路军只有一个师一万人左右,自带补给,没有后勤部队,没有徭役支持,即便是乘胜虚而入,也打下那么多土地。关键还以少数精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