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2 (第4/4页)
那些土老财们拿钱出来,在长江沿岸能建多少工厂,就建多少。只要富人们想做,就让他们做,朝廷头一年免税。”青妤知道咸丰懂,直接说自己的想法。 她只记得有个叫张之洞的做湖广总督时,建立了汉阳兵工厂,汉阳造的枪一直用到解放战争时期。还建立了水、电厂。不过那已经一九零零年之后的事了,现在做,做得了吗?不过,她还是想试试。 再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让僧格林沁在曾国藩的地盘上练兵,曾李两人就能相互沟通,曾国藩在汉人官员中声望极高,不然李鸿章的父亲也不会让李鸿章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她记得当时晚清名臣大多都是曾国藩的学生。她现在想把两江做成一个特区! “不管什么工厂都建?”咸丰皱了眉头。 “对,只要他们想做,就让他们做。我听洋太太们说,他们那里的电厂、水厂。想要开动机器,就得建立电厂。没电,工厂的机器就开不动。想要做织布厂、就得有纱厂要棉花。还有有了织厂,自会有染厂;织布、染布都是要用大量的水。他们就得把钱凑起来,给我们办水厂,电厂。这样,我们的兵工厂也不会那么吃力了。” 关于产业结构的事,青妤想了很多,她们公司也是做实体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大都有实体。哪怕全是代工企业来做,那也算是实体,他们都是有真实产业链。她学的也就是这个。世界哪个国家也不会强制的让人去开什么工厂,只能用鼓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