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_第199章 不谙教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不谙教化 (第2/7页)

就需要交学费,而且食宿等也需要自理。

    另外一个,便是私学,也就是个人办的学校。

    而私学的开创者正是读书人所尊崇的至圣先师,孔子,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私学没有朝廷补贴,是需要交学费的,最开始,孔子定的学费标准是十条腊rou。

    在当时来说,这个价格其实还是蛮贵的,因为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rou吃。

    不过,这个规定也不是死的,如果交不起学费,还特别想上学,可以帮老师干活,以工代费。

    在民间,大部分学堂都是私学,因为官学太少了,普通人家想读书的话,只能去私学,或者叫私塾。

    而这些只是影响读书人数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普通的百姓,手停则口停,温饱都是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读书,不止是高昂的学费,还有令人望尘莫及的书本费。

    虽然在东汉末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是对于古代社会来说,造纸术算得上是高科技,普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

    南宋淳锡年间,苏州地区印刷《大易粹言》二十册,就耗费了一千三百多张纸,加上其他的材料费,印刷工匠的人工费,算下来成本总共是大约三到四贯,对外售价八贯。

    当时的八贯钱,大约是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

    如此高昂的求学成本,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

    因此,于谦很难理解,为何蔚县的学堂,竟然有这么多的孩童,而且大部分都出自普通人家。

    党兴永笑着回道:“这些孩子的父母,多为匠人,或是做一些小买卖,就算是务农的百姓,自从蔚县实施新政以来,也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