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7章 宠绝百僚 (第3/6页)
吏部的事务,其实是很多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不定期的接见外地来京的官员们,并写下观察的评语。 只是,接见外地官员们的过程中,繁文缛节的礼仪太多了,很耽误事儿。 整个大清,知县以上的地方官,至少有好几千名。 照规矩,这些人任满之后,都要回京述职。 但是,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地方官员,才有资格觐见皇帝。 这里说的有资格觐见皇帝,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见到老皇帝。 随着老皇帝的年纪越大,也越来越倦怠政务了。 基本上,只有地方督抚回京了,老皇帝才会召进宫里,见上一面。 其余的地方官,都由玉柱见了之后,写下详细的考评语,再呈给老皇帝御览。 老皇帝这边偷了懒,玉柱这边的工作强度,就加大了许多。 每天来吏部衙门的门房里,等着玉柱接见的地方官员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别人写的评语,大多带有倾向性。 玉柱写的评语,却格外的与众不同。 约谈地方官的时候,玉柱不论派系和出身,只看重两点,怎么按时收税上来,怎么勘查命案现场。 作为大清的地方官,实际上最主要的工作就两项,一是及时足额的收税上来,另一个则是出了人命案子后,破案的流程是否清晰。 由于庆泰当过刑部尚书,玉柱也就知道了很多内幕。 比如说,人命案子的破案率,纸面上很高,实际低得惊人。 基本上,十起命案,能破获二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