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_第384章 一拍即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 一拍即合 (第6/6页)

汉臣排在最末尾。

    一言以蔽之,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即祖上投靠大清的时间。北方早,南方晚,清廷的信任程度也迥然不同。

    玉柱估摸着,杨森已经有了七成醉意,便不动声色的问他:“你若为行军粮道,可有把握确保大军不饿肚子?”

    大军出征在外,粮食供应,乃是头等大事。

    华夏历史,上下几千年。

    酒桌之上,一直是谈正事的主战场。

    官面上办不成的事儿,到了酒桌之上,只要给出的诚意,令人足够满意,就没有官僚们不敢办的事儿。

    “抚尊,我若把事儿给办妥了,可有重赏?”杨森借着酒意,也来试探玉柱的诚意。

    毕竟,大军出征在外,粮食若是万一接济不上,后果就异常严重了。

    嘿嘿,到那个时候,管粮的官儿,最容易背黑锅了。

    不客气的说,掉脑袋都是轻的,妻女还很可能被卖入肮脏之地。

    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曹阿瞒借了无辜粮官的人头,安抚饥饿中的大军。

    玉柱的心里一直很清楚,他真正的大局,只在京城。

    历史上的老十四,坐拥西北十余万善战的精锐大军,却不敢起兵造老四的反。

    可见,中枢的兵权,才是要害。

    “嗯,你若是办妥了此事,我必向皇上保举你为臬司,甚至是藩司,绝不失言。”

    玉柱要的是政绩,杨森要的是晋升。

    两个人的根本利益一致的时候,那关系的紧密程度,甚至超过了夫妻。

    岂能不一拍即合?大司空的骗了康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