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你怎么看? (第3/4页)
便顾一下故事,如果不做训练,文学的表达就会出现问题,文学的态度也有可能会产生偏差。所以我说,严歌玲老师说的这些是有可取性的。”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其实于东还有些话没说,他其实想说的是,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通俗小说,纯文学作家未必不可以写通俗小说。 既然通俗小说可以寓教于乐,那作家们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向更广大读者传达一些正面的东西,难道不可以么? 如果一味地追求态度、视角、思维方式,最终造成的结果肯定就是曲高和寡,并造成很多人的误解。 之前严肃文学这个说法被提出来的时候,一部分纯文学作家对这些严肃文学也是多有指责。认为严肃文学作家过多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和政府活动,忽略了人自身的根本。 等到时代变化之后,这些严肃文学就会被遗弃在角落里面。(在很多作家眼中,严肃文学和纯文学是分开的,严肃文学更关注时代的社会现象,偏重政治) 但是于东认为,作为生活在本时代的人,不论你是写纯文学,还是严肃文学,又或者是通俗文学,是不可能抹去时代烙印的。 而且有时候,严肃文学和纯文学也没人能够分得开,界限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每个人自己定的。 于东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他认为如果过度相信美国的这种流程化训练,势必会产生模式化的作品,对作者的文学思考是有阻碍作用的。 而他之所以没有说太多,也是考虑到今天这个场合不太合适。 其实即便他只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